为什么欧洲3万公里保养1次,国内4s店却说5千公里就要>调养/h2>
汽车维修技师,专业人员,解读专业问题!
点关注,不迷路,自己车辆问题,可以私信咨询我!
我们买了车之后,对于汽车的保养是一项基本常识,那么汽车保养最基础的一件事就是更换机油,那么有的朋友可能听说过在欧洲的一些国家,你比如说德国,在他们国家他汽车机油的更换周期甚至能够达到3万公里换一次机油,而在我们国内,基本上就是5000公里更换一次机油,再加上一些老司机的言传身教,我们就会认为这个机油就是5000公里,或者是半年一换,用好一点的全合成机油1万公里,或者说一年一换!

那么为什么人家欧洲就3万公里才换一次机油,到了我们国内要5000公里换一次机油,两者之间是不是有什么差距呢,其实,我们如果翻一下汽车的这个用户手册,你会发现,尤其是近几年的这个新车,用户手册上标注的基本上都是建议你1万公里,或者说一年换次机油!
但是呢,即使这样,用户手册上建议你1万公里换一次,你去4S店的时候,工作人员都会跟你说5000公里就建议你把机油换掉!
他也会把这个道道理给你讲的很清楚,就是说我们国内的用车环境比较差,所以不能跟欧洲比,我们就会建议缩短换油的一个周期!这个时候,你就会感觉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你仔细想想,它还是有一些漏洞的!
你比如说我这个汽车的保养手册,他肯定是根据国内的这个情况来给我制定的保养建议,他本身就压缩了汽车的保养周期了,比如说国外2万公里3万公里一换,到了国内变成1万公里,他就考虑到我们国内的用车环境比较差,在这种条件下我自己还要把这个1万公里缩短到5000公里,那就没有必要再进行压缩了!
所以说给大家一个建议,如果说你的这个汽车有用户手册的话建议去翻一下,看一下这个车的机油保养周期是多少! 如果说是1万公里或者一年一换的话你就按照这个来就行,你没有必要非得听4S店的5000公里要换掉!
比如说S N的这种机油,这个机油是目前最高的级车,它也会有一个性能周期的,就是说他在这个机油行驶到7500公里的时候,它的性能是最强的,但是这个时候如果让你5000公里就把这个机油换掉了,那么反而就是一种浪费!
所以说呢,除了一些老车型,或者说,使用的是一些矿物油的这种车型,建议5000公里一换!对于现在绝大多数的新车型来说,那么1万公里换一次机油还是比较正常的!我在这里给大家一个建议,就是我们在做汽车保养更换机油的时候,根据我们的这个用户手册来就可以了,尽量去更换全合成机油,然后呢,一年一换,或者说1万公里一换!
那么说到最后,为什么在国外,人家两三万公里换一次机油啊,在国内就缩短到5000公里,或者1万公里啊,其实也和用车环境密不可分,表现为空气质量和汽油!
国内空气质量跟国外比空气当中含杂质比较多,空气质量差,然后呢,你这个汽油质量比较差一些,国内汽油里面杂质多,质量比国外稍微差一些!空气里面杂质加上汽油的杂质,对发动机危害还是很厉害的!
所以说,就是因为用车条件差,国内建议1万公里就要换这个机油,国外两三万再换一次!
最后还是那一句话,汽车机油更换周期严格按照我们用户手册上来就可以了,建议你1万公里一换,没有必要5000公里,就把它换掉,这是一种白白的浪费!
不知道大家更换机油的一个周期是多少呢,您是按照5000来换呢,还是1万啊,或者说更长的时间来更换的呢,欢迎留言探讨。
为什么德系车保养周期比日系车长
前面两位老师回答的都有道理,我再补充说明一下。在环保呼声越来越高和环保法规日益严苛的今天,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越来越盛行,这方面日本车是研究启动最早但大规模应用比德系车晚的。日系车一向比德系车更追求经济和耐用,而德系车则比日系车更追求速度与激情。众所周知欧盟的环保法规出台之早和标准之严,所以小排量大功率的需求较早出现,涡轮增压顺势而出,相关的机油标准也大幅提高,涡轮增压发动机缸内工作温度高环境差,所以适用5W40或0W40以上品质的全合成机油,这种机油耐高温耐腐蚀的性能较好,而日系车为了追求经济性,多使用10W20或者5W30以上的半合成机油,这种机油的耐高温性和抗磨性都比德系车使用的机油差一些,好在日系车的发动机制造精度较高,所以并不会出现不适症状,换油周期自然也要比德系车短一些。另外还要注意一点,换油周期能够达到15000公里的发动机使用环境一定是在欧洲,在国内劝你还真别这么做,其实日系车在日本国内换油周期也可以达到10000公里。不过到中国来都有一个环境和油品的适应性问题,所以一般的做法就是德系车换油周期在7500到10000公里之间,而日系车换油周期在5000到7500公里之间较好。
保养周期根据机油品质来的,丰田最便宜的威驰都是1万公里保养,用的是市场上常见的几乎最稀的全合成0w20机油。全合成一般都是1万公里保养。半合成一般5000保养。但是别忘了,机滤也是非常重要的!不然你再好的油也跑不了多远就要换。
因为某日系厂家觉得中国的道路条件和使用环境差,所以规定了一个最保险的换油周期——5000公里。实际情况似乎并不像该厂家所理解的那样糟糕。中国从南到北,由东到西气候、环境、路况差异很大,既有与欧洲相似的海洋性气候,也有风沙多尘寒冷的西北地区。既有全世界最长里程的高速公路,也有乡村的沙石路。地势上既有丘陵、盘山路也有城市坦途、平原大道。不分具体情况笼统地定下一个5000公里,有偷懒和不负责任之嫌。
上个世纪中叶,轿车用润滑油由于品质等级不高,换油周期常定为5000公里。不能以直观的润滑油变黑简单断定润滑油“脏了”,该换了,这说明润滑油的清洗性很好。5000公里是润滑油黏度刚刚进入状态最好的平稳期,此时换掉一般来说比较可惜。5000公里的换油周期是把保险系数放得过大了,这不符合目前国际发展的趋势,不符合节能环保的原则,也不符合消费者的利益。
目前高级别的润滑油SN、SM,至少还留有1万公里的保险量。甚至行使2万公里以上不换油实际测试可知,润滑油主要指标的劣化程度很低,2万公里还远不是极限。从资源充分利用的角度,至少可以正常使用1万-2万公里的润滑油,强制性提前报废,是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是对环境的损害。
为什么国外汽车普遍开2万公里以上才保养,而国内的车开五千公里就>调养/h2>
这跟国内道路情况和习惯决定的,当然也存在商家的欺骗消费者!正常看国外资料车辆行驶两万公里是可以做保养的,为什么国内五千呢,就是4s店为了赚钱哄骗消费者,所谓的保养无非换换机油滤芯和机油,几十块钱的成本要你几百,而且商家给出的定律,一万公里还要保养,两万还要保养,可想而知,商家在你手里赚了多少钱,而这些业内潜规则谁都不说破,最后赚的盆满钵满,你去问问老师傅看看他怎么说!
国内换机油大多定期更换,依据摩托小时论,机油工作时长乘以平均时速等于换油里程,一种安全约值,大多车辆上下班短途几公里至十几公里,时速二十至三十公里,一般矿物油250小时,半合成375小时,全合成500小时,即矿物油半年5干至7干5,半合成9个月7干5至1万,全合成1年1万至1万5,的大约值,说明书正常工作时速以60公里为标准,所以可以延长一倍时间与里程,不十分准确因为有的机油最长可以三干小时,有的士在市区跑矿物油也一万多换油一个月左右,平均时速不可能达到五六十公里,跑了七八十万公里还在跑,肯定留下很大余地,这个国际定期换油安全公式也不十分准确,另一种准确科学的是按质换油比定期换油要更长,具体要科研仪器测试在用机油粘度、水份、金属含量、闪点、倾点等数据对比国标决定换不换油,费用较高不如直接换油,简单的斑点法可以试一下按质换油,定性滤纸透光查三环,油渗透纸一般二十四小时,黑色沉积环与黄色扩散环重叠成一丝窄环换油,白色油环变成淡黄色或无油环换油,前者清净分散剂扩散能力尽底了,后者基础油氧化变质 !最重要的是真品质的机油、冷却液、四滤等汽配件,学会检查在用机油状态,不被人忽悠了!大多数人换早了,六七十年代的老司机老技工规定二万公里内换机油,少了加点继续跑,发动机最怕缺水与机油,机滤柴油洗洗阴干装上继续用,空滤水冲洗也可以洗衣液泡泡洗净阴干装上,老辈人都是节约型用车;以前哪里有什么半合成、全合成的油,还喝国二国三油,曾经二万三干多换过矿物油-一般一万五左右换油,跑了五十多万的普桑,以上是三十多年开车所知道的用车>履历/p>
因为国内三线以上城市高峰期交通堵车严重,车辆老是走走停停,10公里的路要走半小时以上一线城市更加,在欧美半小时能走40公里了,要知道车辆在怠速时是不计公里数的但发动机机油还在损耗,再加上国内空气状况和油品问题,按照这样的比例算国内5000一换已经是比较保守了!如果是生活在小城镇或农村或经常高速可适当延长公里数!
新车首保5000公里基本一致。
定期维保10000英里≈16000公里,维保里程是一个设计参数,取决于车辆行驶环境,维保成本以及设计综合要素考虑,需要设计认可。
国内习惯将首保安排在5000公里,周期性维保选择5000公里,10000公里。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无关技术优劣,纯粹是一个设计选择问题。
这个问题超好回答!现在绝大部分车都有行车电脑吧,看平均速度。不是在郊区跑省道就可以平均速度60的,等红绿灯等等,一般能到40的速度就超级牛了,很多2030的。车速*250(负责的机滤厂家写了,一万公里或者250小时,挖掘机这类长期怠速的按小时算),就是你保养的公里数。30*250就是7500公里,当然,厂家数据都很保守,考虑到了很多极端化情况。所以如果行车条件好的,长期用全合成,没什么杂质,即便30的车速,一万或者一万五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有没有那个必要的问题,拿自己车做机油和机滤长效性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