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第一次做保养是三千公里,第二次保养最好要到多少公里
对于汽车首保没有明确规定多少公里,只是有规定时间,服务站为了让车辆缩短保养周期来达到刺激消费,这是很多服务站都默认的所谓首保公里数和期限!现在绝大部分新车发动机在装车前都冷磨试验过,不存在什么杂质一说,若有杂质的存在你跑一千公里和三千公里都会损坏发动机的相应部件,所以刚跑三千公里的发动机和跑一个周期五千公里的发动机没有实质上区别!出装油对于一辆车来说并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性价比是比较高的!
汽车保养的公里数周期是看你用的什么级别的机油来定的,不是说多少公里做就多少公里做,比如说你用的全合成的机油就是一万公里或者一年做一次保养(以先到为准)因为全合成的机油它的使用公里数就是一万公里或者一年到了公里数之后机油的润滑度会降低,所以不能超公里数,经常超出公里数做保养只会造成发动机内部产生积碳,机油都氧化了!如果是半合成的机油就是五千公里或者半年做一次保养!
18年11月2日提探界者,目前2万公里。第一次保养6000公里,第二次12000公里。第三次2万公里。

保养的时候机油用好点,别信四儿子那个什么保养周期。
我这车头两次保养是送的,第三次我于3月初直接去朋友的修理厂保养,给我用嘉实多还是美孚的机油,忘记了。朋友说换好一点的机油,一万公里保养也没问题。
什么新车周期,狗屁。我200公里不到,直接跑G76,虽然没猛踩油门。只是上高速忘记加油,3个服务站加油站没开放,搞得我不得不在和溪下高速。县道大概十公里被雨水冲刷,柏油路像被炸弹炸过一样,开了十多公里才找到民营加油站,还是加92的油。
看到很多刚上路的车基本是龟速前进,我没耐性。以前第一辆车还慢慢开了1000公里,探界者我提车后就很少跑低速。仙岳路湖边到翔安隧道口,我经常100、120的跑。
我以前的车就经常8000公里才做保养。虽然跑7、8千做保养,不过建议时间不要太长,半年到8个月至少保养一次。最近高速一直到6月30日都免费,而且油价又降到地板价,真恨不得来个厦门成都跑一回
现在大部分的汽车,在出厂的时候,都已经经过磨合期了。但是前两次保养还是慎重一些。第一次三千。第二次你可以加四千五或者五千公里保养一次。不要相信那些机油加的好机油,一万公里保养一次。你可以试一下。车辆跑一万公里的时候。机油会很脏的。而且有的车跑一万公里机油基本都损耗一半了。车辆要好好养养,这样在关键时刻不会掉链子。另外建议保养要在4S店。贵是贵点。在关键时刻有一些服务还是很给力的。
我来给你说下前三次的保养:
1、第一次保养(3000-5000公里),主要是换机油,听听动机声音是否有异响,检查各个按钮操作是否正常,检查胎压和车灯,看看音响和倒车视频,试试刹车系统,四轮定位等,然后就是加气,洗车美容。
2、第二次保养(9000-10000公里左右),主要是换机油,其他检查与第一次保养时基本相同。
3、第三次保养(15000-20000公里) ,主要是在第二次保养项目的基础上,可能要更换轮胎、雨刮片、遥控电子电池等。不过,新车一般不会有什么大毛病,建议除了第一次要去4S店保养之外(有质量问题可以及时处理),以后的保养维修可以在外面找个店。
基本上前三次就是这样的,你也可以看保养手册,里面也比较详细,不过不建议按照保养手册来,多听听老师傅的建议,少华冤枉钱!
#汽车#
正常开,正常保养的私家车一般得跑多少公里才需要大修发动机
现如今大修发动机这个概念正在远去,也就是说只要合理用车、按照厂家标准对车辆进行保养,车辆跑个40万公里以上是完全没问题的。毕竟现在的汽车发动机设计寿命普遍都在10-15年/20-25万公里的范围,设计寿命以内很难出问题,而发动机在过了设计寿命之后只要保养妥善也很难出问题。
所以车子跑多少公里大修其实是没有标准且具体的答案的,大修发动机并不是必然会出现的结果。这就好比问“一个人多大岁数需要做大手术一样”,这有标准答案么?无论多大岁数得病都需要做大手术,那没得病呢也需要做大手术么?发动机也是如此,有些机器可能只跑了4、5万公里,但因用了一回翻新机油导致机器内油泥横生。
同样也有很多机器用了几十万公里,但因日常使用合理、保养到位而直到报废都不需要大修。这个道理不难理解吧?正如同现实中也有很多老人是寿终正寝一般,很多老机器到后期很难不存在一些问题,只要机器还能维持用、保持一定的性能也勉强对付使用即可,并不是都要选择大修。所以大修发动机这个概念在现如今比较缥缈。
而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发动机大修不仅仅体现出机器的状态,更是一种驾驶者心态的表达,比如有病就一定会去治么?严谨的说一台发动机在出现故障先兆、出现故障、因故障导致车子不能行驶,这三种状态大概率不是同时间甚至短时间内出现。也就是说这三种状态的跨度往往会持续很长时间,所以并不是发动机出现故障就一定要大修。
各位朋友不妨找机会看看出租车的仪表,很多都是发动机故障灯亮,但依然行驶。很多车友不是总觉得出租车几十万、上百万公里无大修么?本质上就是很多出租车均是在带病工作,病情还没拖到不能行驶呢就到了报废年限。所以车辆大修的概念在最近这十几年来逐渐淡漠,绝大多数妥善保养的车子都可以避免大修发动机。
为什么几十年前的车子更容易大修发动机?
不知道有没有朋友会注意到,几十年前的车子往往都避不开大修的过程。也就是上世纪90年代那会大修发动机是大概率的事情,几乎任何发动机跑个十几万公里后都免不了大修。那个时代的机油广告也很有意思,比如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笔者听过奥X娜机油的广告,广告词是“用了奥X娜机油,发动机30万公里无大修”。
可能这句广告词很多80后、90后的朋友都曾听说过。可以直观的看出在上世纪90年代时发动机想要实现30万公里无大修有多么得困难?也就是说大多数发动机十几万、二十几万公里必然大修,那个年代以30万公里无大修为目标。而现在呢?哪个机油品牌以30万公里无大修去宣传?因为在现如今30万公里无大修太容易实现了,各大国外、自主品牌的机油都能做到。
上世纪90年代的汽车大都是公家的,私家车保有量很少,不是自己的车就很难得到妥善的保养。再加上那个时代机油、防冻液品质也跟不上,很多驾驶者甚至连防冻液的概念都没有,很多都是拿自来水当防冻液用。另一方面那时候也没有现如今这么多种多样的发动机清洁手段,连燃油宝都是能登上电视购物的高价稀罕物,结果就是因mmt含量太高造成大量汽车的三元堵塞。
所以上世纪90年代的车子拖到2000年以后几乎都要大修,比如用水代替冷却液导致多次开锅、比如长时间不清理导致积碳堆积过多最终不得不拆机挖煤。所以好多年前大修发动机的例子太多太多,这是由于那个时期的环境、用车理念所决定的。其实很多问题放到今天都不是问题,如今甚至都找不到一款矿物质机油,有些车友爱车爱到几乎每5000公里清洁1次。
所以如今的车子几乎远离了大修,如果说几十年前不大修的发动机是个例,那么现如今大修的就是个例。因为用车、养车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的车子设计寿命一般均在20-25万公里。根据B10标准一大批测试样本在达到25万公里的设计寿命后,最多只有10%出现或大或小的问题,也就是说剩余的90%都是完好的。妥善的保养再支撑10万公里也不是难事。所以如今的私家车只要使用、保养得当,几乎不需要大修。
不一定的,看你使用情况和车子的质量。三千公里内发动机最高转速应在额定转速的百分之七十,最高车速不超过每小时候八十公里。汽车行驶到一定的年限或公里数之后,由于发动机内部零件的严重磨损、老化,动力性能明显下降。此时,发动机更换气门、活塞、缸套、镗缸、磨轴等是必要的。国产车一般行驶10万公里左右要大修,进口车要行驶10万公里以上。经过大修之后,发动机性能可恢复到先前的90%以上。 发动机何时大修好,分三种情况: 一、机油严重减少,冒蓝烟,但没有漏油。 机油冒蓝烟分两种情形:一种可能是气门油封老化。这种情形不需要大修,更换气门油封即可;另一种可能是活塞与缸壁间隙过大,这种情形必须大修。上述两种情形通过内窥镜可确定。 二、发动机冒黑烟严重。这种情况可通过气缸压力表测量气缸压力。如果气缸压力低于正常值,就必须要大修了。 三、发动机有异响,这要经过解体确定。当发现发动机有异响时,通过发动机异响检测仪测量。如果是下列两种情形就必须大修:1)、大小瓦响。发动机小瓦烧得严重并且曲轴严重磨损,此时必须大修;2)、拉缸的响声。通过解体发动机发现活塞和缸壁严重拉伤,此时必须大修。
首先了解什么是大修。普通人认为的大修可能认为发动机拆下来,汽缸盖拆掉恢复气门的气密性,清楚缸盖积碳,更换气门油封、气缸垫等密封件。同时对润滑、冷却、进排气系统、点火(喷油)系统进行维护等工作, 就是大修了。汽修厂认为的大修除了上述工作外,还需要对连杆瓦、主轴瓦、活塞、活塞环,缸套等零件进行维护和更换,以提高发动机使用寿命。用修理或更换发动机任何零部件(包括基础件)的方法,恢复发动机的完好技术状况,完全或接近完全恢复发动机寿命的恢复性修理。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制造技术的提高,发动机寿命在不断的延长。比如作废车的出租车行业,百万公里无大修并不罕见,五六十万公里无大修比比皆是。
比如我家的起亚K2一年跑个一万多公里,七年八万多公里了除了正常保养,换过一次电瓶和轮胎。发动机没动过,状态很好。
如你所问,正常保养的私家车三四十万公里无大修太正常了。希望能够帮到你。
正常开、正常保养的私家车一般行驶20万公里以上才可能需要大修发动机。
私家车使用率和满负荷承载率都相对较低,一般换车前都不需要大修发动机。大修发动机要具备下面两个条件之一,一是发动机机械故障,导致无法正常使用;二是非机械故障,但发动机工作异常,需要拆解维保。
一、大修发动机的>缘故原由/strong>
第一、机械故障导致的发动机工作异常。车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长期高负荷运转,或保养维护不当,造成部件磨损过甚,出现异响等情况。例如连杆轴承响(俗称小瓦响),曲轴轴承响(俗称大瓦响),活塞销响,气门响等等。
1、正常磨损。有些车的部件品质一般,耐久性较差,在发动机高负荷运转下磨损过大,超过规定参数,导致间隙过大产生异响。以前规定车辆大修的条件是车辆行驶里程达到20万公里,或经过两次中修以上才可上报。90年代的国产车装配工艺、材料品质都处于发展阶段,大修间隙比较短。比如凸轮轴磨损过大,导致气门异响,对发动机进排气造成一定影响等。
2、发动机的附加设备增加发动机负荷。发动机在非正常条件增加工作负担,导致温度过高,间隙增大,磨损随之严重,甚至烧机油,比如涡轮增压发动机。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温度要高于自然吸气发动机,所以在保养过程中要提高机油的品质。
3、操作不当导致发动机积炭过多。发动机在低转速状态下,燃油在燃烧室燃烧不完全,会产生积炭,影响压缩比,或导致气门关闭不严,气缸压力过低等情况。所以开车要懂得正确驾驶,开车不加油,车辆始终处理高档低速下行驶,更容易产生积炭,对发动机更加不利。
第二,非机械故障导致发动机负荷增加。一是保养不当造成的,有些驾驶员对机油的作用和加注标准并不明白,认为机油越多越好。既然是润滑,就拼命加机油,这种做法是严重错误的,机油的液面高度在标尺刻度中间为合适,或略低于中间线都是可以的。千万不要超过上限,机油过多,造成油底壳加压过大,机油会窜至燃烧室,造成人为的烧机油。二是驾驶操作不当导致发动机积炭>增长/u>,比如夏季长时间停车开空调等都会增加积炭的产生。
二、严格遵守保养规程
很多私家车司机对车辆是重使用,轻>调养/u>。只要车能开,有没有异响,不会听,也不关心。甚至开了一年车引擎盖都不会打开。仪表不会看,各种控制开关不会用。和朋友聊天过程中说到驾驶中如何正确使用灯光,他居然不知道有远近光。要想正确使用车辆,有效延长车辆使用寿命,必须的维护保养是不可少的。如果对车辆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了解一点儿的,可根据发动机的工作情况和机油的使用情况进行发动机保养,如果并不了解或根据不懂的,就严格按照保养里程进行保养。在车辆使用过程中最大的误区就是以修理代替保养。保养不仅限于换机油、换机滤,包含的项目和范围很多,简单从类别来分,就是清洁、紧定、调整、润滑,这几项合起来又叫>查抄/strong>。
三、选择合适的润滑油(机油)
这个问题之所以单独说,是因为这是大家关心的,也是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机油的品质都很接近,南北方注意加注规定的标号机油就可以,我想说的是目前市场上假的机油太多,很多小的修理厂为了利润,机油的来源并不可靠。我的保养原则是自己到大型商场或其它渠购买放心的机油,确保机油质量。
涡轮增压发动机工作原理是涡轮将气体通过压力送入发动机燃烧室,压力过大温度过,对润滑油的要求也相对较高,更换周期相对自然吸气的发动机也更短。
总结:正确使用,规定保养,定期检查,发动机大修周期可延长至车辆报废。